第九十一章 觐见晋王-《改变》
第(2/3)页
陈玉锋摇摇头叹口气说:“唉!但愿我们来世还能再见。”妙真对张知木说:“我看你慧根不浅,必有一番作为。不过一切切记,功名利禄,都是过眼烟云。不必太执着。一切顺其自然。”
离开妙真,陈玉锋心情和复杂。即有些惆怅,又有些轻松。张知木说:“陈叔,你已经误了一个人了。同样的错误,不能再犯了。”陈玉锋点点头说:“好吧,回去你就安排吧。听听人家怎么说,也别我们在这一厢情愿。”
这妙真原名叫董莲,从小随父练武走镖,一次他们被一伙强人围住,不得脱身,结果被陈玉锋和他的镖局的一位好友遇到,二人出手帮忙。这样认识了董莲。这二人也同时被董莲迷住了。开始二人还一起去找董莲玩儿。可是后来,慢慢发现,这可不是两人一起玩的事儿。慢慢的一对好兄弟,就开始疏远了,可是二人谁也不会说破是这个原因,只是二人都是偷偷的各自找借口,去找董莲玩儿。此时的董莲,也感觉到了两位意思,可是那个时代,不是可以自由恋爱的年代。董莲觉得俩人都很好,也都愿意来往。因为往别处想也没有用,他二人连彩礼都给不起,他父母也不可能让自己和他们谈婚论嫁。不过董莲确实喜欢与二人来往。没想到,他二人一次酒后动手,陈玉锋把那个好兄弟杀了。临死的时候,那兄弟没有一点怪陈玉锋的意思,握着陈玉锋的手说:“我一个人去了,三个人都解脱了。”可是当董莲听说二人是为了自己而动手的,并且陈玉锋杀了死了自己的好兄弟,董莲承受不了,结果大病不起。从那以后董莲再也不见陈玉锋了。最后,董莲出家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这是陈玉锋第一次来看董莲。也是来了结这份缘分。
二人回到客店,李菁说一直没有信来。后来店家说,要想见王爷,必须要送银子才行,不然他们不会给你通报。张知木突然有了主意,就又来到王爷府,没说话先递上一一块银子,说:“我有急事,要见王爷。”这门上的还真就认识银子。说:“你等着我马上通报。”说完就去给张知木通报去了。这门上的一会就回来了,说:“王爷正等着您呢,快进去吧。”
进了王府门,再往里走,就有人领着了。张知木见到王爷是免不了要磕头行礼的,张知木没办法,不磕头也不行啊。
不过这晋王没想到的是,张知木磕完头第一件事儿是向王爷要银子。张知木说:“我奉王爷之命,前来见王爷。可是门上的不让,没办法,我只好给了他一锭银子,这才进来。王爷你说,这块银子是不是该你来出。”晋王听了,哈哈大笑,说:“张义士,你真是商人啊,这银子该我出,一会走时一定让你带上。”张知木说:“谢王爷。”
晋王说:“我听到你的事儿以后,一直想见到你。你给我们山西人争了大面子了。你帮周王解了开封之围,皇上都震惊,直夸我们山西人。你回来一路捐粮,救了多少山西人啊。真是功德无量啊。”
张知木说:“我也一直想见王爷您啊。李自成未能在开封得手,现在正全力在陕西,对付秦王如果陕西不保,我们就是下一个开封,到那时候可是没人来救我们了。王爷要早作打算才行。”晋王说:“我也想早作打算,可是山西连年干旱,我也没粮没银子,也没办法。”张知木一听,心里这个气啊,心想你他妈的留着银子,闯王爷来了全是他的。但话又不能这么说,就说:“王爷应该告诉山西人,现在留着银子不拿出来对付李自成,等李自成来了都是李自成的,看你们能留得住不?有些人就是没钱买药,但有钱买棺材。”
晋王听了张知木这话,心里有点发凉。问:“张义士,能否再拿出一些银子来,我们一起准备对付贼兵。”张知木一听没气抽了。说:“王爷您对山西了解啊,我只是一个小商人,在开封我捐了粮食,回山西我又捐了粮食,我哪还能有银子拿出来啊。山西有很多大商家,可以一起想想办法。”说完张知木心想指望这个蠢货保山西是没戏了。自己要早作打算。
见王爷没再说话。张知木说:“还有一事还请王爷,转告朝廷,据我了解,在张家口有八个大户商人,正秘密给清兵偷偷的送粮食等物资。让朝廷赶紧想法调查制止吧。”可是这王爷说:“这些事,你还是想法告诉大同总兵吧。这些事由他管。”
张知木心想,遇到这蠢才,也没办法了。对了,他不是缺银子吗。我那个铁厂有了。张知木说:“王爷缺银子,可是我们山西商人不缺银子啊。可以想办法让这些山西商人出银子。”晋王说:“有啥好办法,说说看。”张知木说:“我来时了解到,在我们秀容有一个官办的冶厂,由于朝廷现在缺银子,现在已经开不下去了。不如把它转为民办,这样朝廷能省下一些银子,这个冶厂也不至于关闭。”晋王说:“这是一个好主意,山西有好几座冶厂都办不下去了。秀容的冶厂我知道,那是一个大冶厂。可惜了。不过,买下这样的一个冶厂要很多银子,你能拿得出来吗?”张知木说:“太多的银子,我拿不出来,但是我可以联系其它的大商家一起拿银子合股买下。那秀容的冶厂要多少银子?”王爷说:“最少也要五万两,那可是十几座炼铁炉子和一座矿山啊。”
张知木心想,你这个蠢王爷真是卖国有资产不心疼啊。这么点银子你就把冶厂给卖了。但张知木还是装穷,说:“让我一下子拿出这么些银子我拿不出来。如果等我把货物再卖一些,然后我再找个入股的商家。年底前我能凑齐这些银子。”晋王眼睛一亮,说:“你现在一下子能拿出多少银子?”张知木说:“我若是使使劲,到能凑出两万两。”晋王说:“这样吧,你先把两万两拿出来,到年底前你要把那三万两凑齐,不管你是借也好还怎么弄也好,只要把银子给我凑齐了就行。这样你可以先把冶厂接过去。”张知木问:“那朝廷工部那边怎么说?”晋王说:“朝廷拨不下银子的,都交由各地管理啦。这事儿,在我这办理文书就行啦。你不走,明天就把文书办了。等你的银子一到,你就派人接管那个冶场吧。”这晋王看来是太缺银子了,也想把冶厂早点出手。
张知木说:“好吧,就安王爷说的办吧。我回去就让家里无论如何先把两万两银子凑齐,送过来。那我先回去办这事儿了。”告别了,王爷。张知木临出门的时候,门上在这候着呢。亲自把银子还给了张知木,而且是点头哈腰的。张知木心里想,跟我玩这套,你们差好几百年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