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开封的业务-《改变》


    第(2/3)页

    陆俊说:“他们有好多人也在主动地联系过我们,特别是问我们钢簧马车的事儿。”

    陆成祥说:“这次钢簧马车带来不少,还有很多比钢簧马车更好的东西,都是不愁卖的。”

    陆俊听了十分的高兴说:“上次李叔叔给我们留下的一些货物,根本就不够卖的。这次你最好要多留下点儿。”

    陆成祥说一瞪眼说:“我看你做了这么些年买卖也没长见识,啥东西要是堆着卖,能有好价钱么?”

    陆俊有些不服气的说:“那也不能没有货物卖吧。”

    看来只有陆成祥的儿子敢顶撞他老爹爹。

    陆俊看到气的老爹爹不说话了,又对张知木说:“张总,我们的《窑岗周报》多留下几分儿吧。我们这里的经常来客人,很多都是来看我们的《窑岗周报》的,我们那几份儿报纸都被看得烂了,大家还是看不够。”

    张知木听了哈哈大笑说:“以后再出新报纸要给各分公司多留几份儿,以后我们准备采用铅字印刷,到那时候不但印刷的质量要好很多,印的份儿数也可以多一些。”

    一直没插上嘴的陆文臣,好不容说上话,问张知木:“我这次带回来不少鸭绒、鹅绒还有你要的黑色颜料(锰矿石)和连锡。我是现在就直接回窑岗还是在这里等你们回来时在一起回去?”

    张知木说:“你既不是直接回去,也不是在这等我们,而是要和我一起去南方要多采购有些这些东西。因为你已经去过一回,情况熟悉。”

    陆文臣说:“好吧,那我就跟你们一起再回去一趟。”

    张知木说:“你是不是又想你焊接的事儿了吧?别担心,你的弟兄们活干的已经很漂亮,他们每个人都带了几个徒弟。你回去以后,不但要研究气焊技术,还要研究电焊技术。”

    陆文臣不解的问:“电焊技术?”

    张知木说:“这一段时间,你没在窑岗,我们已经用电照明了。”

    陆文臣问:“就是报纸上说的碳弧灯?”

    张知木说对:“等我们晚上行船的时候,你就会看到,我们的船上已经用上碳弧灯了。这个碳弧灯的电弧能发光就是因为电弧产生了很高的热量,我们也可以用电弧的热量将金属熔化完成焊接。”

    陆文臣说:“哎呀,我离开这么一点儿时间,事情变化就这么大,没想到。”

    等酒菜都摆了上来,大家都已坐定,张知木端起酒盏说:“各位员工们大家辛苦了,这一年来我们窑岗人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包括我们各地的分公司员工在内的,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这里面当然也有各位付出艰辛劳动的功劳,我要谢谢大家。今天这盏酒就敬大家!我先干为敬!”

    张知木将盏中酒一饮而尽。

    接着大家就开始一醉方休了,因为不年不节的,没有特殊情况各地分公司绝对不许饮酒。不但窑岗的分公司规定是这样的,山西各家商户在各处的店铺也都对此有严格的规定。

    今天张知木很高兴的一个原因就是磷矿石的落实,他知道大明朝就要开始使用火柴了。张知木偷偷的在想:以后这种火才,出口到外国他们该叫啥呢?

    第二天,陆俊报来了一个需要奖励的员工的报表,张知木没看,告诉这事以后都是由你父亲负责,直接报给他就行。

    陆俊点说:“好,一会儿我就问我父亲。不过,有一件事儿,我要和你说。最近我们这附近不太平,有一股很大的水匪出没,已经劫了几次商队,不但有人失了财还丢了命。”

    张知木说:“我在开封就听说这事儿,以前这里就有水匪吗?”

    “听当地的人说,以前就有水匪,官军几次进剿也都没有结果。现在官军已经顾不上这些水匪,他们也就越来越猖狂。”陆俊回答说。

    张知木突然心里一动,心想如果官军围剿都困难,那就说明他们有一个很难攻破的根据地,如果这样的话,不如我们就以剿匪的名义,把它拿下来,在这里插上一脚。

    想到这里,张知木喊道:“玉琳,走我们到码头上去。”

    杨玉琳说:“走吧,早就该出去了。不然我会闷死了。”

    陈玉锋他们早就到码头上看刘云他们运马匹过河去了。

    这时的徐州码头上,已经是人头攒动。几千匹马过河那是很壮观的一件事儿。陈玉锋和欧阳鹤站在一个高处,看着底下刘云他们在忙碌着,阎伯驹是亲自迎接从船上下来的每一匹马,好像他和每一匹马都认识似的。只要和马在一起,阎伯驹就感到高兴。

    到了码头杨玉琳也开心多了,至从离开安平公主,杨玉琳心情一直不好,她们这段时间感情已经很深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