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广东买山-《改变》


    第(2/3)页

    这下子,大家又活跃开了,他们又看到了希望。这些商人们太清楚如果窑岗人票号开业意味着什么。这项业务会给他们带来极大的方便,这同时也让他们心里又说不出来的嫉妒。但是嫉妒也没办法,做这项业务不是谁都能办得了的,需要各方面实力保证才行。

    送客的时候,三位牙行的大佬,特意放慢脚步,一位大佬跟张知木说:“这次我们牙行多有得罪了。说实话,我们牙行里的确有一些败类,但是这些败类往往很有实力,我们也不好多说。这次也算张东家帮我们清理门户了,我们牙行也借这个机会进行了整顿。请张东家放心,以后牙行不会有任何人和窑岗人过不去,我们希望和窑岗人做朋友。”

    张知木说:“从今以后,我们也把牙行人做朋友,这也是不打不成交。哈哈哈!”

    客人们走后,欧阳鹤说:“广州我们就算插进一只脚,剩下的事儿就要靠陆总多辛苦了。”

    张知木说:“明天开始,全力以赴的买粮食,和船上谈好,买好粮食不卸船让他们直接运到淮安,运费我们付。另外可以通过粮帮购买广东的稻米,把我们的船装满。也别忘了多买一些糖回去,我们的人有营养不良的,可以补一补。”

    在客店老板的帮助下,陆成祥看好了一个小院,院子不大,但是是一个独立的小院,陆成祥就下决心将这里先买了下来。准备将这里作为办事处的地址。张知木看了说:“是个好地方,留下的十几个人就有了一个安身之处。”

    安顿好办事处的事情,陆成祥就忙活开了。通过糖帮的买了不少糖,又通过他们帮忙介绍,在离广州西南二百多里的地方联系上一处要出手的山场。

    张知木和陈玉锋没有其他事,就跟着糖帮派来的人,去看那处山场。

    这处山场前,有珠江的一处支流。大家都是乘船到这里的。到这里首先高兴的是杨玉琳,因为船一进到这山场前,就显得凉快多了,船家说,这里的水都是山上的泉水下来的,所以水很凉,天气也就凉爽多了。

    张知木对这处山也很喜欢,山上树木茂密,还有处处竹子。这里周围十几里地没有人家,产权属于附近县城的一个大户人家,山场文书写着,这处山场东西八里地南北四里地,一共有两个山峰,山峰都不是很高,山坡也算平缓。这家占有这处山场一直也没有啥实际用处,就准备用它换些银子用。

    这家派来的一个管家,开价十万两银子,张知木还价到五万两银子,算把事情谈妥。然后众人又跟着这管家一起来到县城,到官府办了文书,交了银子,就算把山场买下来了。

    办好文书,大家又回到这处山场来。船家听说张知木花了五万两银子买下了这处山场。惊得他直咂舌说:“这里十几里没有人,你来了愿干啥就干啥没人管,何必花银子买山场呢。”

    张知木说:“我们买完了,就真的愿意干啥就干啥了,到那时有人想管也不行了。”张知木没跟他们说自己要在这里干啥。

    杨玉琳说:“我们就在这里建一处房子吧,山西可找不到这样的地方,到处都是竹子,太美了。”

    “我更喜欢这里的凉爽,在广州是哪都好木就是热的不好。”陈玉锋说。

    欧阳鹤说:“这个时候,回到山西,干热也不好受。”

    张知木说:“回山西后,我要他们赶紧弄出来空调机,那东西一通电就能吹出来冷风,在广州一定好卖。”

    杨玉琳说:“不用广州,山西就能买。”

    陈玉锋不同意的说:“山西的老财们才舍不得花银子买那东西呢。他们宁可热死,也要守着银子,不象这里的人都喜欢享受。你看广州人把吃的弄的,在山西想都想不到。”

    张知木他们回到广州时,陆成祥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所有的货物都出手了。陆成祥直后悔,说:“要知道广东的生意这么好做,当初就该多带回来有些货物。”

    张知木笑着说:“陆先生就是没满足的时候,我们这次带着南下的货物,比第一次带的不知道多多少倍了,你还是不知足。”

    回来后张知木突然发现,阎伯驹没在,问:“没见到阎伯,他老人家哪去了?”

    陆成祥苦笑了一声说:“跟着买马的走了,他不放心人家,怕他们养不好马,跟去指导了。”

    张知木也乐了说:“我看是他舍不得他的马吧?”

    陆成祥说:“不用管他了,都不了。说说码头上的事儿吧。码头上的粮船有一万五千料的五艘、一万料的八艘、五千料的十二艘,这几天还有几艘船过来。他们到大明朝来,没啥运的,又不愿意空船来就带上稻米卖一点算一点儿,在他们安南暹罗稻米一年三季,比这里还便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