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确定出兵 准备造纸-《改变》


    第(2/3)页

    李岩听完了张知木的分析是彻底佩服了张知木他们这些人了。李自成身边的那些人哪有这样的深谋远虑的人啊,还不知道深浅的前来进攻,简直是笑话一样。

    晚上,黄玉坤搂着张知木问:“哎!你今天说的太好了。让我们的心里一下子就象透亮了一样。不然,都是你说干啥我们就干啥,根本不明白为啥这样干。这样的话,你怎么从来不和我说啊!”

    “我是不想让你操那么多的心。”张知木说,“你们每个人都有不少事儿,还让你们跟着操那么多心干啥。有陈叔和欧阳鹤一起管这事儿就行了。”

    “你可别说,那个李岩看问题还真的看到了点子上”黄玉坤很认真对张知木说,“我们窑岗能像他这样想问题的不多。”

    “看来我夫人也不是一般人啊,也看出来李岩是个很有头脑的人。”张知木由衷的说。

    “那是。”两个人又缠在了一起。

    刘云安排好潼关的事儿之后,回到了窑岗。陈玉峰把需要马上出关的事儿跟他说了。刘云马上说:“这样的事儿就交给我吧。我保证把事儿办好。我们的两个团可比我们打蒙古骑兵的时候人多多了。武器也不是那时候能比的。这件事儿我和柳成潢带人去就行,我们都对蒙古骑兵有研究。再说了还有托里王子他们一千多人,一般情况我们对付得了。我们的骑兵不能总在家训练,需要经常出去遛一遛。”

    陈玉峰说:“张总和欧阳鹤也觉得你去比较合适。物资大部分已经运到杀虎口,你们的骑兵准备好了就可以出发。”

    刘云回来后,点名要李菁跟着。李菁决定带一百人一起去。有了这个理由,李菁又来找到张知木,想要新式狙击步枪。张知木也想让新式狙击步枪上战场试一试,就决定拿出来五只新式狙击步枪给李菁他们。

    李菁和李云鹤他们几个专门搞狙击步枪的人到射击场去交接了新式狙击步枪之后,狙击手又在制抢的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了射击训练。

    回来以后,李菁见到张知木说:“张总,有了这样的狙击步枪,以前的狙击步枪简直就是垃圾。这枪实在是太好了。现在我们的狙击手走到哪里都舍不等离开自己的狙击步枪。这枪拆卸组装十分的方便,哪天你要是高兴了,我们就带一把枪去西安把李自成脑袋给打爆了。保证还能全身而退。有了这枪,一千米外杀人简直是玩儿一样。”

    “别忘了,这枪需要保密。”张知木说。

    由陈玉峰他们负责出关的事儿,张知木就不跟着操心了。他觉得有两件事需要落实一下,一件事是造纸的事儿,一件事是转窑水泥生产设备的事儿。一般的他只要是将任务不知下去,就不太管了,只是经常的问问进度就行了。

    张知木正想去请卢炳义和李云鹤过来,李云鹤打电话过来问:“张总,现在有时间吗?”

    张知木说:“有时间正想找你呢。过来吧!”

    一会儿李云鹤领着缸窑的武窑长他们几个人来了。张知木看到他们几个人拿着用草纸包着的东西,就开玩笑说:“抱着啥宝贝?”

    李云鹤说:“还别说张总,这次还真的给您带来宝贝了。”

    等他们打开草纸,张知木看到是几个搪瓷盆。这让张知木十分惊喜,“天哪!你们终于搞出来了。我看看,这层搪瓷结实不?”

    武窑长说:“你放心张总,这层瓷轻易不会掉的。我们烧这东西的开始的时候,最大问题就是这层瓷釉开裂站不住。好不容易才解决了这个问题。这白色是瓷釉里面加了氧化锌。”

    张知木摸着这盆的里面有条棱,问:“这是怎么回事儿?”

    “那是里面的用钢板焊成了盆的时候有一道焊缝,我们用砂轮磨了不净留下的痕迹。”武窑长解释说。

    “云鹤,赶紧制作几种钢模具,用一次冲压成型的办法生产制作搪瓷盆的钢胎底。你们可以制作盆、碗、水杯。先给部队士兵和学生每人发一套。”张知木说,“我给你们一个建议,这个白瓷盆儿的边沿能不能做成蓝色的边。”

    “这没问题,沾完釉之后,我们盆边会重新补釉。那时候我们用点蓝颜色釉就行了。”武山说。

    张知木说:“祝贺你们,你们造出来了的这东西,会大大改善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以后还会要求你制作很多搪瓷用品。说实话,你们需要找地方建设大型的搪瓷窑了。这东西将会给我们窑岗带来巨大的财富。所以我要求你们要严格的保密你们的工艺,哪怕一点有关的消息都不要透漏。不管谁来打听都不行。”

    武窑长说:“我们回去马上告诉弟兄们保密的事儿。不然他们不知道,一高兴顺嘴儿就说出了。”

    “你们赶紧回去,告诉弟兄们。总公司会重奖你们的。”张知木说。

    武窑长他们高高兴兴的走了。李云鹤说:“你还有啥事儿说吧,我的事儿多着呢。”

    我马上把卢炳义先生请过来,我们有两件大事儿要研究。一个是转窑水泥的的生产设备制造,生产厂子的建设;一个是造纸厂的建设。这可是两件需要花费点儿力气的事儿。

    卢炳义过来以后,听说研究这两件事儿,说:“我看我们今天先研究造纸的事儿吧。这次跟陆琪他们从南方回来的,就有几个在家造过纸,我还和他们聊过,不如请他们过来一研究一下。至于水泥的事儿,我看还是请武山和李迪他们一起来再研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