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血战庆阳府 大顺朝金银去向-《改变》
第(2/3)页
这些官员听说俘虏了原来的官员格外高兴,他们清楚,有这些官员在好多工工作就容易多了,因为这些官员熟悉这里的情况。
因此庆阳接管的官员向刘云要求,将那些官员交给他们。刘云当然同意了,庆阳府有现成的监狱,完全可以看押。可是官员说,“我们准备给他们做做工作,最好他们能留下来,为新政权工作。”
刘云也明白,这些官员也都是为了一份工作,吃一碗饭才给大顺朝当官的,一般的还是有文化的人,要是能说服他们留下来,倒是一件好事儿。刘云也清楚,窑岗来的这些官员也不是一般人物,他们一定会说服他们。
因此刘云命令将一班官员交给接管的警察看管了。
经过和官员商量,刘云他们决定,不修城墙的缺口了,就在这里建一个新城门。
窑岗官员说:“刘将军,你们就把这些琐事儿交给们吧!”
刘云明白,官员们的下面的话没说,那就是“你们把仗打好就行!”
不过刘云听到官员的话,心里非常感慨,看来张总不急着动武是对,以前没准备好,没有这些得力的官员,打下更多的地方也管不过来,弄不好还是负担。看来攻城略地是很重要,接管过来管理也不可轻视。不然打下一个地方留一些兵力,有多少军队也不够用。
将庆阳府的事情交给窑岗的官员后,刘云和柳成潢就开始安排下一步的行动。
他们在这里还是兵分两路,一路由柳成潢率领直奔固原,和李魁他们前后两路夹击固原。另一路还是由刘云率领,继续沿着秦直道南下,一路上解决黄陵、铜川等地。
窑岗指挥中心里面,收到刘云他们打下庆阳的消息,张知木立刻让广播电台播发了这个消息。
陆成祥听到这个消息说:“庆阳可是一个不得了的地方,那里是米粮川。陕西除了汉中平原,就属那里最好了。”
阎兴说:“我们派到那里的官员也都很得力,原来是负责汾州的,他在汾州干的就很好。有他们这个班子,用不多久就能稳定局面。据说李自成也在那里大兴水利,我们过去了还可以接着做。”
张知木有一件事儿就不明白了,“都说陕西这里产粮,那里产粮。怎么陕西的粮食为啥总不够吃呢?”
“相对来说,陕西产量的地方还是太少了,那里大多数地区粮食的产量都不太高,干旱的地方太多。”卢炳义说,“经常是,不是这里闹灾就是那里闹灾。再说了李自成过去后,大量的军队和难民都跟过去了,还要出兵打仗,他们丢在山西的粮食有多少?所以陕西的粮食紧张是对的。我们现在化肥已经能大规模生产了,尽快的把化肥运过去,让他们早点用上就好了。”
陆成祥说:“第一批化肥已经在小凌河码头装船,用平底船可以运到渭南。我们那些官员都用过化肥,今年就让陕西人见识一下化肥的厉害。”
所有听到窑岗人打下庆阳消息的人都知道,陕西的战事快结束了。因为前天刚刚听到,窑岗人已经拿下了关中北大门萧关。这可是三秦四塞之一。现在中路庆阳一破,两路齐进,和南路在渭水边一汇合,陕西全境就全归窑岗人了。
窑岗东西两路大军连续征战的时候,南路也没闲着,他们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到处清剿围捕大顺军的散兵,同时也拿下了渭水沿岸的所有州府县。由于这些地方军队都接到李自成撤退的命令,大顺军都逃没影了,基本上都没有大的战斗,所以这里的进展实在是快的出乎当初的意料。所以欧阳鹤调整了部署,将原本计划要宁德他们解决的巩昌、洮州、临洮、岷州,都接过来了。由于李菁还有其他任务,这个任务就由李威接着干了。
李威接到任务后,高兴的直搓手,对陈玉峰说:“师叔,你可算给我点儿事做了。我保证把活干的漂漂亮亮的。”
“哼!你小兔崽子,别一路都给我轰平了就行。”陈玉峰很喜欢李威。这段时间,李威迷上了大炮,别的事儿都顾不上。陈玉峰也知道李威是个遇事动脑子的人,也就放手让他们搞大炮了。李威果然不负所望,将炮兵搞的有声有色。现在让他带兵完成这额外的任务,多少也有点儿补偿他一点儿的意思。
“放心吧!师叔。不该用炮的时候,我还舍不等呢。”李威说,“不过该用炮的时候,还是要用的。”
“呵呵!李威的话说的好。”欧阳先生插言说,“只要是李威用炮了,就是该用炮!”
“呵呵!不会的,欧阳先生。我知道这些地方都是我们自己的,我们会爱惜的。”李威赶紧解释说。
“你们打下这几地方之后,立刻和宁德将军联系,你们打下兰州之后,等我们的命令再行动。”欧阳鹤说,“估计孟四儿他们已经等得着急了。”
李威答应一声走了之后,陈玉峰说:“李菁不在,让这小子捡了个便宜。”
“是啊!我看李菁也该回来了。”欧阳鹤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