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舌战朝鲜特使 押送重要俘虏-《改变》
第(3/3)页
到了罗士圈儿码头,李威和李菁都过来见过庄妃和皇上,当然他们不会行啥君臣之礼。因为一路上,他们要陪着庄妃和福临,是要见见的。
码头上准备好了两艘窑岗的战船,就在庄妃和福临踏着梯子登船的时候,庄妃猛然看见洪承畴和代善、尚可喜、祖大寿他们。他们虽然都换了干净的衣服,一个个都是很干净,但是双手都带着两个连着的铁环。庄妃当然不知道那东西叫手扣子。这些人也是等着登船,他们也看见了庄妃和福临。两拨人眼神一对,都低下头了。
洪承畴看见庄妃依然保持着高傲的神情,心里不知道骂了庄妃多少遍,要不是这个女人,自己也许就绝食而死成就了一世英名。可是,唉!洪承畴只剩长叹了。他们每人身后都是李菁的两个特种兵,想死都不行。
庄妃登上甲板的时候,没来得及看看这船上是啥样,却看见多尔衮被扣在船上。此时的多尔衮再没有了往日的狂妄,虽然新换了衣服,可是满脸疲惫的样子,让庄妃心中既觉得解气,又觉得可怜。
多尔衮抬头一眼看见了庄妃和福临母子,“哎!”发出了一声痛侧心扉长叹,然后转过头去,再不敢看庄妃母子。
庄妃忍住泪,款款的走到多尔衮面前,说:“呦!这不是摄政王吗?我们大清死了这么多人,您还活着啊?摄政王的威风哪去了啊?今儿怎么这幅样子了?哎呦!你看看,一只手还和这船上的铁杆子连在一起了,你这是干啥啊?”被摄政王多尔衮压制了多年的庄妃终于可以发泄了一番。多尔衮扭着头就是不转过来。
这时候船上一个士兵对庄妃说:“庄妃娘娘,您的房间安排好了!请跟我来吧!”
庄妃只好跟着士兵走了。
皇宫的人都登船之后,洪承畴、尚可喜、祖大寿他们也上了船。在甲板上,他们看见多尔衮也不敢过去说话。多尔衮看出来这些人与庄妃和福临受到的待遇是不一样,庄妃和皇上还是被当做客人,洪承畴他们都是俘虏了。
洪承畴、尚可喜、祖大寿这些俘虏的家人都登上了另一艘船。
不论是庄妃也好还是洪承畴、尚可喜、祖大寿这些人也好,觉得不可思议的是,罗士圈儿码头来往的船只非常多,人来人往的也非常热闹,根本看不出来,辽东是刚刚经过了一场战火洗礼。特别是战船顺流而下的时候,河面上往来的帆船还有窑岗的拖轮,非常多,好像比以前还繁华。
皇宫里面的人很少有机会看见外面的世界,他们在船舱里面过了新奇劲儿之后,都从窗户向外面看风景。福临虽说是皇上可是终究还是一个孩子,他闹着要出去看看。门口的卫兵说:“出去就出去,注意安全!”语气根本不是跟一个皇上说话,就是嘱咐一个孩子。弄得庄妃心情非常复杂,即感谢卫兵放福临出去,又有些不满意,福临终究是皇上,你一个船上得卫兵竟然这样说话。要是以前就凭这句话我就杀了你全家。
来到甲板上的福临很快的也就忘了自己是皇上,到处玩儿到处问,一切都是太新奇了。船上的水兵们也都知道他是大清的小皇上,虽然没有人会把他当做的皇上,也都愿意回答他的问题。
水兵们给福临讲了大炮的口径,还有130口径大炮和203口径大炮的区别,威力差多少,都能射多远,等等。福临小皇上觉得今天这船是没有白坐。玩累了,回到仓里面,还要给庄妃讲这些见闻。
战船将他们送到了入海口,还要将他们送上五千吨大船大船洪泽湖号上。
窑岗的工兵已经用红松原木,在河口岸边搭建了一个浮动码头。那是用大量的红松原木扎成方形木头垛子,用气锤将水泥杆子钉进海底套上钢缆固定住。不让他们随海流跑了,又能随着潮汐涨落。一排这样的木头方子搭建的浮动码头伸到海里面,大船就可以靠在这浮动码头边上。
押送来的俘虏们在河口登岸,还要沿着浮动码头来到大船前面,蹬着舷梯来到大船上。
庄妃来到大船前面,叹了口气,对福临说:“看见这山一样的大船,我们和窑岗人打啥啊?”
这次小皇上福临没有再逞强!
----------
《南宋记忆》新进展:崖山海战,元军大败,宋军反攻,登陆福州。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