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陆成祥到莫斯科 沙皇要买汽车-《改变》


    第(1/3)页

    第六十六章 陆成祥到莫斯科  沙皇要买汽车

    这次前往莫斯科是李治陪着陆成祥去的。

    其实俄罗斯帝国沙皇签字同意了窑岗这边提出来的所有要求,陆成祥就决定亲自前往莫斯科一趟,他想亲眼看看俄罗斯帝国那边到底是啥样,李治也是很想亲眼看看那边的情况。在窑岗开会的时候,两人是一拍即合。张知木也就同意了他们一起过去一趟。当然,陆成祥可以使用他真实身份,李治的身份就不能暴露了,他就扮作陆成祥的随从。

    陆成祥他们一行人可是浩浩荡荡的去了近二百人。这里面有很多要留在莫斯科工作的员工,当然也有李治情报人员混在这些人中间。

    张知木特意嘱咐陆成祥,要带上一辆房车过去。这里面自然有照顾陆成祥身体的原因,因为火车到了额尔齐斯河边,向乌拉尔山中国城走,从中国城到莫斯科路途还很远。但是张知木对陆成祥说:“带着这辆车和您的身份相符。我们窑岗的大管家出使莫斯科,不能让人看不起!”

    陆成祥心里明白,这是张知木不放心自己的身体。陆成祥他们这次过去带着一个长长的车队。所有车辆都在窑岗装上火车。陆成祥乘坐的客车,专门挂上了几辆货车车厢。

    这些人还是打前站去的,后面还会有大批施工技术人人员前往莫斯科。那里不缺工人,可是没有懂得钢筋水泥施工的技术人员,更没有掌握工程机械的技术工人。

    陆成祥这次前往莫斯科可是一件大事。姜镶他们早早的就做好了准备。为了配合陆成祥进莫斯科,姜镶还将彼得罗夫伯爵请了过来,告诉他,要是没有陆成祥帮忙,***的事根本办不成,所以要求彼得罗夫伯爵陪着陆成祥一起到莫斯科,在莫斯科尽量提供帮助。

    彼得罗夫伯爵早就听说过陆成祥的名字,知道这个人掌管着窑岗的所有生意上的事,他掌管的财富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多的,能有机会接近这样的人,是他做梦都在想的事。因此彼得罗夫伯爵拍着胸脯说:“一切都包在我身上。不用说他帮过我们的忙,就是凭你姜将军的朋友这个身份,我也应该尽全力帮助他!”

    说着,彼得罗夫伯爵的眼神已经有些游离,他想的已经是那些莫斯科的贵族们,见到自己和大名鼎鼎陆成祥陆总每天在一起,会用啥样的眼神看着自己了。自己因为认识姜将军,每次来到中国城都能带回去一些莫斯科根本见不到的好东西,不少名媛贵妇见到自己的时候,眼神都有些暧昧。这一次更是提高自己身价的机会。

    听到了窑岗人已经在莫斯科买下了很大的一块地,马上要进行大笔投资进行建设的消息,彼得罗夫伯爵心情非常复杂,他知道只要能参与到这个工程中一点儿,自己就能获得很大利益。这些东方人简直是太有银子了。银子多的让人羡慕嫉妒恨。不过彼得罗夫伯爵也有些担心,窑岗人在莫斯科弄出来这么大的动静,会不会触怒了那些占不到便宜的贵族们。沙皇是签署了同意窑岗人去的协议,可是那也是没有公开的,恐怕沙皇也没想到窑岗人如此大动干戈。不过彼得罗夫伯爵又觉得不用那么担心,难道他们还敢和大明朝的窑岗人翻脸动武吗?再说了,由于和土耳其人的仗打得一直不明了,莫斯科城内的建设早就没了,谁会将银子花在战争胜负之前修房子?窑岗人的大笔投资会给整个莫斯科乃至俄罗斯帝国带来生气,还有,就凭这点窑岗人也不会看着土耳其人占领莫斯科,这样不符合他们的利益。

    彼得罗夫伯爵已经下决心,尽快将窑岗人的拖进莫斯科。为此他对姜镶说:“亲爱的姜将军,我马上赶回莫斯科去,向沙皇陛下说明陆总亲临莫斯科的好消息,然后我立刻赶回来迎接陆总。怎么样?”

    “如此最好了,只要这次我们把陆总伺候好了,今后我们有啥事都好办多了!跟您说吧,陆总要是办不了的事,您再找别人更没用了!”姜镶说。

    彼得罗夫伯爵说:“放心吧,我的老朋友!我会抓住这个难得的好机会!”

    姜镶早就知道李治这次也秘密的跟随陆成祥过来了,见面后客气一番,三个人就在姜镶的密室里面密谈了一天。姜镶介绍了乌拉山这边情况,还有掌握的俄罗斯帝国以及莫斯科方面情况。当然也包括彼得罗夫伯爵这个人的情况。

    陆成祥参加了中国城商城的开业典礼,又亲自为中国城广播电台开播典礼剪彩。

    陆成祥他们一行人的到来,使整个中国城象过了年一样。那些蒙古人的首领听说陆成祥到了中国城,也赶过来觐见。这样的荣耀让陆成祥那张大圆脸整天象开了花一样。

    陆成祥送给了蒙古人很多生活用品,告诉他们,很快的火车就会通到中国城,将来的日子会过的越来越好。陆成祥也爽快的答应了那些蒙古头人们将孩子送到窑岗读书的请求。还答应他们,孩子们在窑岗读书的费用,一点儿银子不用出。这些蒙古人连连致谢。

    陆成祥自己都觉得有些奇怪,几年前,提到蒙古人还恨得咬牙切齿,现在蒙古人反倒是自己人了。那些蓝眼睛黄头发的人才是外人。蒙古人可能也是这样区分自己人和外人的。自从姜镶的军队来到了这里,蒙古人生活条件好多了,家家都有茶盐,还有过去不敢想的布匹绸子。有了啥困难,首先想到的是向军队求救。不管有啥病了,都送到军队医院求助。他们也很快的忘掉了几年前还是互相厮杀的死敌。

    陆成祥对乌拉山这边建设情况也有些了解,可是也没想到,这里已经建设成如此规模。大明朝境内的所有商团都有人在这里开铺子。不仅仅是铺子,在这里不但能吃到大明朝各地风味儿菜肴,还能吃到俄式大餐。每天中国城里外各色人等混杂在一起,但是次序良好,很少有偷盗欺行霸市的事。

    陆成祥答应了姜镶在这里建设一个面粉厂和毛皮加工厂的请求。而且马上当着姜镶的面给家去了电话,要求他们马上准备建设两个厂子的设备。这边要求姜镶也马上找到适合建厂的场地。

    这建厂的场地姜镶他们早就准备好了。原来有一个小型粮食加工场,地方还有,扩建一些就行了。那个毛皮加工厂厂,用水量大,要建在河边。但是陆成祥要求绝对不能污染水源,还要建设配套的污水处理厂。

    李治一般不参与这样的事,可是他说:“中国城越来越大,人也会越来越多。生活污水垃圾都要提前建好处理厂才行!”

    姜镶顺着杆儿就说:“陆总,李主任说的对啊!您既然来了,就给我们搞一个污水大点儿的处理厂,大点儿的拉垃圾处理厂呗!”

    “这事行!在环保上花银子,张总绝对不心疼!那是给子孙造福!”这事陆成祥答应的更爽快!

    他们都不知道,这些决定,为一座欧亚间的大型城市奠定了基础。也为乌拉山地区的矿业资源开发奠定了基础。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