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一百零二章 微波网络建设 木骨都束国王开恩 杨昌也觉得很奇怪,虽然出来时家里面知道自己是到张知木这里来汇报工作,一般情况是不应该把电话打到这里来的。 不过杨昌拿起电话,听了一会儿。脸上露出了笑容,连声说:“好好,我知道了,祝贺你们!” 放下电话,杨昌兴奋地对张知木说:“张总,真是好消息啊。他们用微波做实验,实现了一百兆数字通信。这可是一个重大突破!” “好啊!”张知木听了也十分高兴,虽然这个指标并不能让张知木过于兴奋,可是这意味着杨昌下面那些人对于微波通信的事,已经入门儿,今后就是进一步消化提高的事,“以后我们要完全实现数字通信。一路电视信号,经过压缩之后,使用两兆带宽传输,就已经相当不错了。回去告诉大家,慢慢来,今后一路微波设备,完全可以实现几万路电话语音通信。通信带宽要达到G级。不过这是需要慢慢来。因为这不仅仅是微波部分的事,还要收发设备多路复用设备都要跟得上的才行。” “好!我回去就跟他们说!”杨昌点头说。 “你们要尽快完成秀容到西安的微波试验线路。不过,我现在想的已经不是这个线路实验不试验了。我想我们应该做一个全国微波主干网路的建设规划。这件事,要你们从技术上论证,但是实施时要他们从行政上参与,这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事。我看就作为我们和铁路网一样的国家工程。我们要先将各主要府州县都用微波网连起来,各府州县都要上计算机,各种数据都要通过计算机用这个网汇总起来。” “呵呵!我看我们的事是越干越多!”杨昌笑了笑说,“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我们人员不够用。今年我们计算机学院使了很大的力气,尽量的多招收一些学生。可是他们毕业了也要四年以后。各地都上计算中心的话,人也是不够分的。” “我看不能这样等着,各地计算中心的应用人员不一定都需要象你们的人那样,都十分精通计算机,只要是能维护计算机,会使用就行。你们可以办一些速成班儿给地计算中心培训计算机应用人员!” “说的也是,这计算机开发人员和应用人员要求是不同的。”杨昌说,“关于各地成立计算中心的事,你们要通过行政手段通知下去,要求给地计算中心成立之后,招聘一些文化素质高些的,派到窑岗来,我们给他们进行培训。” “好这事马上就定下来。我会很快要求他们发一份文件下去!这事宜早不宜迟!”张知木说。 杨昌临走的时候,对张知木说:“他们那个微波无线电探测器,已经开始到石涛他们船上进行试验去了。这回的无线电探测器不但精度高了很多,同样发射功率探测距离也远了不少。” “真是太好了,”张知木说,“等他们海试完了,回来还要研制机载对地模式的无线电探测器。任务还多着呢!” “哎!这让我想起来,几年前您就说,到时候你们有多少人也会觉得不够用,这句话真的验证了!所以我们的学院招生的时候,我是亲自带人去抢人。”杨昌说。 “我听说了,小青他们这批学生,可是让你们轮番轰炸,都去谈话。呵呵,可别把这些学生惯坏了!”张知木说。 “哎呀!这事你也知道。我们为了抢这些学生差点打了起来!”杨昌说,“大家都知道,他们是从小学开始就进行了完整系统的教育,很多基础课进了大学就不用学了。各学院招上来的这些学生,和外面招上来学生课程安排都不一样!” “也是啊!外面来的成绩再好,也有太多的东西没学过,这些学生也真的不能用一样教材!”张知木知道,小青他们数理化都已经学了很多。外面的学生这方面差得太多。 还有差距更大的,卢炳义先生为这事来找张知木了。 首先是赵金利从四川招收了很多各族青年人送回窑岗参加学习。张知木非常理解赵金利的做法,只有靠这些走出大山,了解了外界情况的青年人学习了一定知识,回到四川去,那些山里面各族百姓们,更容易接受他们向他们传达的信息,也才可能慢慢的消除那些土司们的影响,山里面各族百姓们才能稳定。 还有远在南面的秦鹏也是,也送回来不少年轻人。北面的周遇吉更是不会拉下这事。西面宁德姜瓖也都了解教化当地百姓的好处。所以还有很多蒙古青年、叶尔羌人、傈僳人等等,这些人加起来可是不少。那个俄罗斯帝国也派出了几十名留学生。魏祥从辽东也送过来很多各族学员。 这本来是好事,张知木看到这些求学的学员也是真的高兴,这些人都是希望的种子。 可是麻烦的是,他们都一致要求要进入窑岗学院学习。这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当时给他做工作的人,早就把窑岗学院描述的非常非常好了,还有就是他们到了窑岗之后,也知道窑岗学院的确是窑岗的第一学府,他们当然都执拗地要进窑岗学院学习。为此他们还闹着要见张知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