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尽管身边的军官们劝苏兹伯爵返回地下室去,那里还是安全些的。可是苏兹伯爵不为所动,他现在已经看明白了,大明朝军队火器威力要远比他们想的厉害得多。就凭这些火器,贝尔福城堡就根本守不住,他已经下了必死的决心。有了这个决心,也就啥都不怕了。他不进地下室去,身边的军官们也不敢下去。 就这样,他们向东看着大明朝军队重炮轰击东面的棱堡。这时,苏兹伯爵已经知道,落在贝尔福城堡主堡上的**是大明朝人用飞机投下来的。 他没有明白,大明朝人为啥没有用这样**轰炸棱堡,要是用这样的**轰炸棱堡,东面这个棱堡早就被炸塌了。 突然轰击东面棱堡的大炮停止了轰击。稍一安静,窑岗军队冒着黑烟的炮车和装甲车带着军队涌向了这个东面的棱堡,与此同时密集的枪声想了起来。大明朝军队用子弹封锁着东面棱堡的各国射击口和窗口。 苏兹伯爵判断这是大明朝军队重点攻击这处棱堡了,他刚想调动其他棱堡的军队支援东面棱堡。大明朝军队重炮再次发言了。这次他们攻击的目标是和东面棱堡隔着主堡相对的西面棱堡。 再笨苏兹伯爵也能判断出来,这是大明朝军队想从两个方向同时攻击城堡,这样的可以从两个方向牵制守军。 让苏兹伯爵感到恐惧的是,大明朝军队没有用多少时间,大队人马就开始不断地涌进别炸开的东面棱堡。苏兹伯爵明白这是大明朝军队进了棱堡就沿着棱堡向主堡这边攻击了。这个时候,轰击西面棱堡炮声停了,同时也有和东面的一样,大明朝军队开始攻击西面棱堡。 大明朝军队的炮弹好像不要银子似的,接着开始轰击南面的那个城堡。 苏兹伯爵和身边的军官们都明白,大明朝军队实在是太强大了,他们会沿着五个棱堡向后开始向主堡这边发动攻击。这也是硬碰硬的打法。 刘云和李菁都知道这样让官兵们冲进城堡和法兰西军队官兵们面对面的进行战斗,一定会有些伤亡。不过,用李菁的话说,我们的官兵们再不见点血,以后就不能打仗了。 刘云也同意李菁这个想法,所以对付贝尔福城堡这个硬核桃,他们就是要用铁锤砸烂的办法解决。 这个贝尔福城堡是法兰西最坚固的城堡,砸烂他对于撼动整个法兰西军队士气非常重要。 战斗进行到傍晚的时候,最先发起攻击的东面棱堡里面和顶上窑岗步兵互相配合,已经将战线推进到了主堡前面。其他四个方向进展也算很顺利。不过守军的虽然武器不如窑岗官兵们,可是他们的顽强还是赢得了窑岗官兵们尊重。棱堡里面和上面法兰西守军在武器差距极大的情况下,利用地形地利,进行了顽强的抵抗。窑岗官兵们为了减少伤亡,也采取了稳扎稳打的方式,充分利用火器优势,逐渐推进。战斗进行的非常血腥。东面棱堡里面窑岗官兵们推进到主堡前面的之后,跟进的摄影师和官兵们都是踩着厚厚的血前进的。尸体堆满的棱堡过道,官兵们很多时候,要踩着尸体通过。 没有攻到主堡前面的那几个营,夜间也没有停止攻击行动,几个连轮番上阵。枪声手**爆炸声几乎响了一个晚上。天亮前,所有五个棱堡攻击营都把战线推进到了主堡前面。 由于窑岗军队是在棱堡前面突破向心攻击,不少法兰西官兵被压迫着退进了主堡。可是主堡这边除了四周还有一个框架,没有啥可以据守的地方了。没有盖的主城堡落下一发炮弹,都可以炸死很多拥在这里的法兰西官兵们。 这些早就已经不怕死的法兰西官兵们到了这里,发现了比要他们死还可怕的事。在这里无处可躲,要随时准备大明朝军队炮弹打过来,将自己和兄弟们炸成肉沫飞走。这样精神压力,造成了一些士兵精神崩溃了。 崩溃了的士兵,会突然站起来向城堡边上走去,然后纵身跳下去结束自己生命,他们不愿意再接着煎熬下去了。 这些士兵的死给主城堡里面的官兵们的士气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指挥攻击贝尔福城堡的这位师长,现在已经在想如何能以最好的方式结束战斗了。夜里子时就睡了的他,天亮醒来听完了汇报,马上命令:“向城堡里面送信:要他们投降!告诉他们,不投降我们就开炮了!” 通事写好了一封劝降信,这位师长边吃着早饭,听完了这封信的内容,觉得没啥问题,就说:“马上送进去吧!” 这封信被迫击炮兵用迫击炮射进了没有了盖的贝尔福城堡内。城堡内士兵看到一个小降落伞飘飘荡荡的落进来,好奇的捡起来一看是一块石头缀着一封信,他们知道这是大明朝军队送给他们指挥官的。 苏兹伯爵拿到这封信,不用看他就知道这一定是大明朝军队劝降信,打开信一看,果然是用法文写来的劝降信。当然信里面也是恩威都有,告诉他们只要投降保证就他们的生命安全,如果不投降就要向城堡里面开炮了。 苏兹伯爵不怕死,他还想和大明朝军队进行最后决战。不过大明朝军队信中提到的是,不投降就要开炮了,可是让他非常害怕。他知道如此密集的军队挤在一起,一发炮弹落下来都是很难接受的。 不过,苏兹伯爵还是把心一横,对举着劝降信对官兵们说:“法兰西的勇士们!这是大明朝军队发过来的劝降信。我们法兰西勇士能投降吗?” “不能!”下面有官兵们喊道。不过,苏兹伯爵听出来这些喊声底气实在是不足。 吃完了早饭,心情非常好的师长问道:“法兰西人收到信之后,有动静吗?” “没有,那封信如石沉大海。一直没有动静!” “联系后面炮兵,要我们152**炮开炮。记住,只能打一发炮弹,不能打多了!”师长命令道。 参谋长没明白,“师长是炮兵团每门炮打一发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