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紧锣密鼓(一)-《掌事》


    第(2/3)页

    “这会儿我就想到一个词。”墨紫最近爱吃辣,“狼狈为jiān。配助纣为虐最合适不过。”

    元澄哈哈笑,“只有在你身边,才不愁乐。”

    墨紫眨眨眼,“谁逗你乐了?我一点也不以为好笑。”

    元澄的笑声却更大了.等笑过这阵,他才说道,“刘宝儿如果主动示好,就暂且稳住她吧。

    在李砚回来之前,我们还不能动。”

    “知道了。”墨紫不问元澄的全盘计划。从前没问过,现在也不过问.只做自己想做的事和他希望她做的事。

    到此时,她也不再焦虑他要不要当皇帝,因为她相信这样一个心志坚定的人是不会轻易改变前行道路的,她只需静静等待。就好像元澄也已经知道了在藏宝地发生的所有事情,但对于元皎娘的死没有多问一句。他信任她,如同她信任他一样。

    快到端午,边关仍紧张,但居住在宋地的百姓基本上已经恢复了日常生活,当地官府主动举办一些端午的活动,好比赛龙舟,粽子大赛,斗草集市,让人们也积极过起节来。

    而扬城则迎来了贵客——蒋华之子蒋舒。他带随护五百,由李砚带领,代表他父亲前来探视他的妹夫和妹妹,并与元澄谈南海两州的事宜。

    早先,元澄就几乎在所有场合中和墨紫共同出现,原本不习惯女子论政的扬城人已经视若平常,而蒋舒是个很懂分寸的人,几次下来也接受了。不仅如此,他还很会讨巧,只要墨紫邀请他,他一定到场。好巧不巧,他每回去,刘巧儿也会在。众所周知,元相夫人喜欢上舟游河,所以城里的百姓就常常看到他们在水上高谈阔论的情景。很快,三公主要为元相妾的传言一分为二,说蒋帅之子钟情于三公主,且男未婚女未嫁,两人更加相配。毕竟要善良高贵的公主当妾,未免降低了身份,尤其大家已能看得清楚,元相与夫人情深意重,一时也不好插个人在中间。第二种版本的佳话没几天就成了主流,公主配宰相,过时。

    转眼间,明日就是端午了。元澄颁发官文,扬城所有官员携带家眷临江观赛龙舟,并欢迎百姓们前来一起热闹。被正式邀请的人中,包括了南德皇帝皇后,以及三公主刘宝儿和蒋舒。

    墨紫听元澄说为明日庆节做好准备时,突然有种就是明天了的想法,“蒋舒端午之后就要走了,你会答应他们父子的要求吗?”

    蒋华想让元澄以封王的名义将两州给他,答应宋地开朝建国后,会向它世代称臣进贡赋税。在此基础上,开放州境,永不禁贸易通商往来,除了土地所有权之外,就和普通州县没两样。

    如元澄所说,蒋华只考虑到自身利益,对南德皇帝和自己女儿的境地并未提出任何要求改善处,反而站在元澄的立场,大力痛斥官场腐败,皇帝弱幼无能,太后和jiān臣弄权,赞扬他解救百姓于水火的功勋。

    “那就得看明日了。”元澄果然有预谋,“墨紫,你可知除了蒋家父子拥有精兵之外,我不愿强攻的另一个理由是什么吗?”

    墨紫想了想便答,“我虽然猜不透你这回的心思,不过,蒋家父子似乎很能干。看蒋舒文武双全,知书达理,行事与南德那些官员全然不似,就可知他父亲也是真有本事的人。精兵强将,南德朝廷拿不出来的,他蒋华却有。土地富庶,没有暴乱,可见百姓生活没有那么糟糕。”

    元澄lù出欣赏之sè,“你已经回答了我的问题。蒋氏祖先为开国元老,最大的南德士族,他们一直傍海治理两州,朝廷的事不多过问,多少重赋都按时缴纳,又与皇族有不少联姻,因此朝廷虽然安排不进官员,也就抱着放任的态度。两州百姓在其他州饿孚遍地时,还能吃饱穿暖,对蒋氏极为推崇尊敬。”

    “国中之国?”墨紫想不到南德还有这样的地方。

    “差不多。宋军打到两州边界,蒋氏只守不攻,高喊同为南德人,平和解决争端,避免死伤无辜,让我们只能按兵不动。”元澄因此而为难,“宋军的组成都为穷苦百姓,对方以不伤不死无辜之人的口号,也引起我方的共鸣。即便一定要打,我们不能是先动手挑衅的那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