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几个孩子也仍旧没有忘记修行。 而在陈炁回来之后,这处官道边的酒肆,也再一次飘出了别样的酒香。 一切,都好像回到了从前。 …… 在下山的几日之后,宋朵儿却是拿出了几封信件,递给了先生。 “先生还记得之前那位绿蚁姐姐吗?” 陈炁接过信来,口中喃喃道:“绿蚁……” 他恍惚间想了起来,想起了那一曲《玉楼春晓》。 宋朵儿说道:“就是那位琴艺很厉害的姐姐,之前在宋府献曲过。” “记得。”陈炁问道:“她后来来过?” “嗯,绿蚁姐姐这两年都来过,没见到先生,就写了几封信,让我转交给先生。” 陈炁见此来到了桌前坐下。 宋朵儿见此也就没有凑上前去了,带着滚滚去了一边。 拢共有四封信,也意味着,这位绿蚁姑娘来了四回了。 拆开第一封信,其上有述。 【道长可回?我受邀至浔阳江府献曲,想起道长,故来探望,却不想,道长竟已不在此地,当年说好的再奏琴曲予道长倾听,如今也未能实现,不过无碍,我想道长你还会回来的,故留下此信,望道长知晓,只是可惜,下次得等来年了。】 信上简单,没有过多的赘述,却让陈炁想起了当年的琴曲,如今回忆,仍旧觉得绝妙无比。 想着,他又拆开了第二封信。 【先前说着来年,未曾想到了秋日便来了,托宋公子照顾,再至浔阳献曲,报酬还算丰厚,宾客们亦是称赞连连,此行顺利,只是可惜还是未能再见到道长,当初的约定也迟迟没有兑现,只待明年了。】 这是同一年的事情。 陈炁继续往下看去,拆开了下一封。 【已是来年了,道长还未归吗?】 【冬日冷清,未曾想才至浔阳便下了大雪,一时也回不去了,好在得木头照顾,暂且留于酒肆,也见识了浔阳的冬日,大雪天当真是美不胜收,余杭却是少见这样的光景。】 【在酒肆的这几日,几个孩子待我很好,朵儿姑娘与我说也想学琴,便也教了许多,小姑娘很有天赋,也对此感兴趣,只是这琴艺却不是那么好学的,不知要受多少苦,才磨的出一首曲子来。】 【道长快些回来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