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孩子不会说话-《心理医生的故事》


    第(2/3)页

    果然,孩子一听,反应正常,并没有出现那种满面胀红而又紧张的现象。

    可是,当他再压低声音努力发出尖锐声时,孩子却又再次出现了满脸胀红而又不知所措的紧张与恐惧!

    至此,凌峰似乎已有所明白,孩子本来一周就会说妈妈奶奶,可自从外婆带到乡下不但没有进步,反而走到今天连妈妈奶奶都不会说的原因了。

    也许孩子这种语言倒退现象,不仅和外婆御驾弱者的心理有关,更重要的和她那高音歌唱家的嗓门关系更大。更糟糕的是,这可能和孩子自身存在的听觉敏锐体验也有一定关系……

    那一刻,凌峰心想,如果事实真的如此,那么就可以说明,孩子由于本身存就在听觉敏锐问题,再加上外婆灰色人格和她那高频斥责声以及竹苗抽吓,让正处于发育中的孩子在逃避恐惧痛苦中诱发身心发育障碍,因此造成了语言倒退以及其他一些情绪行为问题……

    特别孩子与人对视状态,更是少之又少。既然偶尔存在的对视,也有种闪烁不定的逃避与谨慎……

    如果这种推理可以成立,那么反过来可以说明,孩子虽然存在听觉敏锐不耐刺激,但如果避免养育环境的负面因素与刺激,那么孩子自然也会健康成长……

    因为事实已经证明,孩子在她母亲安全的怀抱里刚到一周就会喊妈妈而开始说话。可是,当陷入以外婆为主的因素刺激中,孩子不但没有进步,反而在倒退中失去了原有的语言……

    如果事情真如自己想像的那样,那么孩子会不会还存在其他方面的体验敏锐或迟钝甚至异常呢?

    假如孩子还存在触觉,嗅觉,味觉,以及视觉方面的负面体验,那么孩子在如此糟糕的环境中他的心理发展岂不是更麻烦?

    因为,人的心理世界是通过五官触觉以环境为基础,输入信息刺激而形成的情绪思想以及行为的相应输出……

    也就说,如果孩子形成心理世界五官触觉这些感应器出现问题,那么再加上糟糕的养育环境,孩子必然会出现与其相应的负面情绪行为问题……

    凌峰想到此处,在持续观察与思考的日子里,觉得孩子喜欢看电风扇等转动物体,应该是孩子因为视觉敏锐被其高速运转场景所吸引。而用鼻子闻闻就决定吃与不吃,那应该是嗅觉敏锐的表现。包括吃饭不喜欢爵也应该是触觉敏锐……

    同样的道理,虽然孩子身体健康,但走路却比正常孩子要晚两个月。这种现象应该是孩子触觉敏锐让他为了避免刺激,让他在自我保护意识中,因为恐惧而失去了锻炼的机会,因此没有充分表现出健康的体能……

    如果这种判断是正确的,那就可以很好解释了为何孩子身体健康却走路很晚?为何孩子会走路总是小心翼翼从未摔过跤?为何孩子的安全意识非常突出?为何孩子不喜欢嚼食物?为何孩子不喜欢洗澡?为何抗拒理发吹风机等行为……

    因为触觉和听觉敏锐导致缺乏耐受,让他感觉不舒服。因此在他缺乏以理性为主导的行为下,那自然就容易在逃避痛苦的效应中出现排斥抗拒行为……

    如果事实的确如此,那么这种现象就很类似人的生理过敏。所不同的,这只是有生理过敏在形成心理或感受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心理问题而已……

    凌峰想到这里,忽然想到自己虽然洗澡以后觉得很舒服,但却很不喜欢洗澡。因为无论水温是多少在洗澡的过程中都会觉得不舒服。因此,妻子还经常骂自己不卫生,这种现象可能就接近孩子触觉敏锐所体验到的感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