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诱发负面意识-《心理医生的故事》


    第(2/3)页

    哦,原来如此!凌峰心想今天总算在郁闷中闻到了一股淡淡的花香味……

    凌峰想着,很快就随着一股股淡淡的装潢味走了出去……

    而已经走出妇幼医院的妻子,在胜利满满的失落中拉着孩子,像赶集一样,快步向大街上走去……

    大街上人来人往,夕阳洒下的光芒披洒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好像只有落尽人间的繁华,才能显尽它风情的魅力。

    而此时走在马路的孩子,发现儿童火车的那刻,又开始像观察火山运动一样,无视危险的人车流动,如入无人之境,追随着正在前进的车轮!

    凌峰见状,看着总像搞科学研究的孩子,心想他为何总像一位高深莫测的学者,喜欢观察研究转动的物体呢?不管是电风扇,空调,理发店的转筒灯,车轮等等转动物体,为何只要遇见,总是在高度注意状态中忽略世界的存在呢?为何这些对正常孩子来说,只要在好奇中接触几次,就成为枯燥的玩意,可是对他而言,为何总像千年弥香的梦中情人而爱恋不休呢?

    凌峰望着孩子那副专注的样子,心想一直以来,自己都可以顺利破解他的密码,可对他此种超凡越类的爱好,却始终都如蚊子发现母鸡刚下的蛋,难以找到下口的缝隙……

    纠结之中,凌峰放飞思绪,想来想去,觉的唯一的解释,可能就是孩子视觉功能超常发达,也许和他的听觉一样,也存在敏锐。

    也许正是如此,让他在观察中看到与普通视觉所不同的转动景象,才被转动物体深深吸引。其次就是潜意识压抑释放,造成在观察流动的景象中,可以体验到一种放松的感受。

    凌峰心想,也许两者都有可能。因为在他看来,孩子容易陷入转动物体的观察中,就如人们平时观察万花筒一样,虽然仅仅几片不同颜色的纸片,但却能在不同的速度中,欣赏到千变万化的景象。

    而每个看似一样颜色的物体,可是,对于视觉敏锐发达的孩子来说,可能就像放大镜一样,一旦旋转起来,就能看到普通视觉难以观察到的景象。

    这种类似万花筒同的现象,也许因为能让每种颜色在此消彼长中,相互存在与消失,让孩子在好奇中因为体验乐趣,让他感受放松,才表现出执着,刻板,狭隘等行为。

    因为视觉敏锐的孩子,完全可以看到普通视力难以发现的景象。就如一个声觉敏锐诱发自闭症的孩子,在回忆中说道:“我听到兹兹的电流声。感觉整个大脑感觉就像爆炸般难受!”而正常孩子连电流的声音都难以听到,更不用说难受了。

    因此,反过来说,如果电流的声音让他体验到舒服的感觉,那么他自然就容易在好奇中被吸引,而忽略外在世界。这种现象,如果反应在视觉敏锐的孩子身上,那转动物体,也自然容易引起他们的执着行为。

    特别凌峰想到有位自闭症孩子,从英国伦敦上空飞过,就能丝毫不差的画下整个城市,更觉得孩子对转动物体的执着,和他视觉功能难以脱离关系!

    而转动物体在停止的那刻,因为有始有终的流动现象,却符合潜意识期待性放松意识。同时它转动起来呈现的流动性,又会诱发显意识体验流动的感觉,从而因为显意识能体会类似音律的放松,容易吸引由思维意识所决定的行为。

    因此可见,这种视觉效应的刺激,同样会存在类似声觉功能体验,形成类似音乐效应的显意识体验。从而达成潜意识与显意识,以及思维意识相互沟通的作用!

    这种五官触觉功能的相互共用现象,早在释迦摩尼时代就被发现。并被很多修行者验证。

    所以相对而言,如果孩子因为视觉敏锐,被转动物体所吸引,那自然就属于正常现象,因此,很容易会随着满足与成长逐渐消退。如果孩子能通过视觉功能,获得声觉体验,那简直是超越正常的超正常。因为行者需要苦修才能获得的结果,而他们天生就具备了。这点也可能是有些自闭症孩子,具有天才一面的主要原因!

    但不管属于哪种现象,都容易在叠加效应下形成习惯,容易因个体差异演变为刻板行为。因此,就要给予必要的干预,帮助孩子获得平衡同步发展……

    然而,凌峰一路思索,很快就冷冻了医院的心情,和他们母子跨进了家门。
    第(2/3)页